专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徐学明:加快资管行业转型 为居民提供优质理财服务(专访|保融科技总经理方汉林:构建智慧司库平台 打造一流财务管理)
2018年对于资管行业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的出台使资管转型方向更加清晰、明确。在这一年里,银行资管业务也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例如,理财业务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提速、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快筹建等。那么,银行机构将如何进一步落实资管新规对其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要求?未来银行理财市场转型路在何方?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徐学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解。
《金融时报》记者:邮储银行资管业务已历经10余年发展,请您介绍一下资管业务开展情况以及相关经验。
徐学明:资产管理行业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邮储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和积极践行者,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正确领导下,10年来,资产管理业务依托庞大的网络资源和零售客户资源优势,有效满足了广大百姓的理财投资需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其他商业银行、资管机构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自2017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邮储银行提前谋划,按照“规范先行、平稳过渡、严控风险”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产品转型为主线、系统建设为重点、运营提升为支撑的转型方案,资管业务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零售客户占比高。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服务零售理财客户2302万户,年均复合增长率27.9%;零售客户理财规模7281亿元,占总理财规模的比重为92%,高于行业平均值22.5个百分点。二是理财产品结构好。开放式产品占比80.2%,高于行业平均值23个百分点;保本产品仅占0.44%,低于行业平均值30个百分点。资金来源稳定、周期波动小,是邮储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优势。三是大类资产配置种类全。坚持资产轮动和分散投资理念,大类资产配置涵盖固定收益、权益、另类投资领域,多策略投资覆盖了QDII、港股通、定增、可交换债等大类产品。
《金融时报》记者:2018年,资管新规的落地实施进一步引导银行资管业务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管产品募集资金,以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么,邮储银行是如何通过资管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
徐学明: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决策部署,邮储银行资管业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和资金优势,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通过债券投资、定向增发、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多种直接融资工具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1800多家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投资余额达到3740亿元,累计投放ABS等结构化资产共计1820亿元。
二是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创新形式累计签约360亿元,助力行业资源整合,推动军民融合,为制造业注入新动能,投资领域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军民融合等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三是重点支持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截至2018年11月末,邮储银行理财投资民生工程项目49笔,合同金额626亿元,主要投向交通、基建、环保、棚改、水利、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高新技术等重大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
四是股债并举服务民营企业。重点通过信用债、企业债以及股票质押等投资品种,支持企业日常经营融资。同时,以优先股、可转债、可交债、定向增发等股权投资形式,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优化融资结构,2015年以来,理财支持民营企业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
《金融时报》记者:资管新规对资管业务转型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目前邮储银行都采取了哪些举措推进落实转型工作?
徐学明:在转型和发展布局上,邮储银行全面推进理财业务的净值化转型工作,制定了“一主三辅多策略”的发展布局,即以现金管理类产品为主,以定期开放式产品、封闭式产品、投资周期型产品为辅,以多策略产品为补充。经过近1年的努力,业务转型效果初显,净值型产品占比达到10.2%。
在内控合规制度建设上,一是建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协调运转的管理机制;二是明确风险标准、资本管理和限额管理要求;三是提升组合管理能力,强化流动性管理;四是提升重大风险自主应急能力。
在信息系统建设上,邮储银行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聘请在资产管理行业具有丰富咨询经验的、全球一流的德勤咨询管理公司,规划设计新一代资管系统建设方案,按照“一体化、智能化、贯通式”建设原则,通过重塑业务流程、提升科技赋能、突出多场景应用,形成了14项提升方案,共计41项提升举措,2200个功能点,力争打造集销售管理、产品管理、投资管理、嵌入式风控、智能运营于一体的国内领先的资管业务平台。
《金融时报》记者:据了解,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最大瓶颈在于打破刚兑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管理。您认为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转型方向在哪里?
徐学明:资管新规的颁布,对资管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短期看阵痛难免,但从长期看,则有利于银行理财业务健康规范发展,应该说,资管新规开启了一个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新纪元。未来,机构分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商业银行应该把握机遇,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转型。
一是产品净值化。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现有银行业22.6万亿元的表外理财产品,到2020年末全部要转化为净值型产品,在此过程中投资者教育是一个难点,需要商业银行做扎实细致的工作。二是客户差异化。要打破刚兑、实现“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这一目标,产品要进行风险等级分类,客户也要进行分层管理,需要基于客户的不同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研发相匹配的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三是服务大众化。理财新规将银行理财的起售金额从5万元下调至1万元,这将有助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普惠化,覆盖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四是科技智能化。理财业务未来的趋势是公募化和净值化,需要银行将数字科技运用在财富管理全价值链的分析与应用当中,构建智能的客户分析与服务体系,通过科技赋能,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风控水平。五是运营公司化。设立理财子公司将从资本、法人等方面与银行进行隔离,既能够有效防止理财业务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又能够激发资管业务转型发展活力。
《金融时报》记者:随着理财子公司申筹工作的正式启动,银行理财正式步入“转轨”进程。理财子公司要想在与其他资管机构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您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
徐学明:与其他资管机构相比,银行理财子公司具有渠道、客户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但作为新生机构,要想在与其他资管机构竞争中脱颖而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顶层设计:一是明晰战略定位:从银行全局统筹思考客户端和资产端的业务布局与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节奏,实现与银行的双向、深度协同发展;二是设计发展模式:子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特别是母行在客户、产品、渠道等方面的资源禀赋,设计相应的组织架构、投研体系、风控体系和信息系统架构,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优化管理机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从投研能力、产品组合能力、风控能力等方面补足短板,建立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人才竞争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保融科技总经理方汉林基于全面提升财资管理精益化、智能化水平,谈如何推动企业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022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国资委1号文”);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强化资金管理、实现安全高效”是“加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意味着以司库建设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精益化管理,成为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也使建设智能全球司库平台成为可能。保融科技总经理方汉林基于全面提升财资管理精益化、智能化水平,谈如何推动企业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他表示,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集中管理、统筹调配金融资源的能力,实现“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
《新理财》:国资委1号文要求央企加大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司库管理平台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力度,通过建立集成、智能、可靠的信息系统,实现资金等金融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安全管理。领先的司库管理平台应具备哪些能力?
方汉林:一个领先的司库管理平台应具备“3+2+1”能力框架。
“3”是支撑业务的三个方面:高性能结算、数字化运营和全球资金可视。首先,高性能结算是司库管理平台需具备的基础能力,高效开展企业资金的支付结算活动;其次,数字化运营体现了司库管理平台深入参与业务运营,通过数据指标和算法实现司库管理的数字化;最后,全球资金可视,体现了司库管理平台在支撑全球化业务经营上的广度,支持从境内资金管理拓展至全球,实现全球资金的日常结算和集中运营,让全球资金在线可视。
“2”是价值创造的两个方面:包括金融资源配置和风险量化预警。所谓金融资源配置,就是司库管理平台要具备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配置和调度资金等金融资源的能力,以实现价值创造。通过司库管理平台,企业高效统筹和协同企业内外部金融资源,不断提高金融资源在全集团、全系统、全业务、全产业链的配置效率。所谓风险量化预警,就是司库管理平台要具备资金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构建一套从风险识别、量化和试算、预警和控制,到分析和报告的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形成“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资金风险防范水平。
“1”是服务战略的一个方面:智慧决策分析,即司库管理平台要具备服务于高层的战略决策分析能力。构建司库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结合运用多种分析模型、全套指标体系以及多场景量化算法,为企业定制报表、主题看板和数据大屏,有效支撑管理决策。同时,依托“数据分析+自动报告+决策建议”,构建数智司库报告,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决策,全面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决策水平。
《新理财》:在经济全球化与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企业司库管理职能及其价值定位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您看来,如何打造具备领先数智能力的智慧司库管理平台?
方汉林:打造一个领先数智能力的智慧司库管理平台跟企业司库的定位、发展、职能息息相关。可以从三个层面来阐述。
第一,紧密契合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发展。根据不同阶段建设特征与业务特点,我们认为司库体系建设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交易为基础,提升财资交易效率;第二阶段是保障资金流动性,应对业务与保障经营;第三阶段是要提升财资效率与效益,主动运营与业务支持;第四阶段要深化融合金融,实现价值驱动与风险管控;第五阶段是实现司库对企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企业在每个阶段的司库管理内容重点都不一样,因此,司库管理平台的构建也应根据企业司库的发展阶段和管理特性展开。
第二,打造四个核心平台。结合国资委1号文内容,以及保融科技过往服务1000多家企业客户的系统建设经验,还有长期以来持续对财资领域的行业观察,我们认为一个智慧司库管理平台应该打造四大平台,分别是统一结算平台、业财融合平台、金融交易平台和司库决策平台(如图1所示),支撑司库业务运行的技术体系,助力司库管理的数字化升级,保障资金高效运作和精益管理。统一结算平台主要是通过打通司库与财务公司、商业银行、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票交所以及第三方支付等系统连接与数据传输,从而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资金结算效率;业财融合平台以满足资金运营需求为目标,通过连接共享平台、业务系统等企业内部系统,实现“业务—财务—资金”一体化协同运作,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金融交易平台主要围绕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置诉求,打通与市场数据的连接以及各金融主体的连接,以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交易;司库决策平台主要是通过数据分析、规则引擎、机器学习等方式,形成能够辅助决策的司库报告,提高决策制定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聚焦十一大业务功能实现。根据司库管理的范围,司库管理平台应该包括账户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预算管理、债务融资管理、资金结算管理、票据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借款与融资担保管理、境外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管理和战略决策支持等十一大功能模块。
司库管理平台的构建以四大平台为核心,通过十一个功能模块的实现,助推企业司库聚焦资金管理基本职能以及价值创造、金融资源统筹管理等。
图1:司库管理平台建设蓝图
《新理财》:《意见》要求2023年底前,中央企业基本建成“智能友好、穿透可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司库管理平台。结合国资委1号文要求以及对行业的观察,请问您企业从传统的资金管理到一流司库体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方汉林:从传统资金到一流司库有七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司库管理理念从财会视角转向金融视角。在金融视角管理理念下,决策支持、资产负债表管理、金融资源统筹配置、金融资源成本和风险管理将成为职能建设的重点。
二是司库管理职责从管控转向战略。司库管理转型将进一步增强战略决策支持深度、经营活动分析精度、财务风险管控力度,努力实现世界一流水平的司库管理。
三是司库管理范围从企业转向产业。司库运营不再仅仅局限于集团内部、境内机构货币资金的调拨与分配,而是拓展至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资源配置。
四是司库运营机制从内部视角转向外部视角。司库通过整合内外所有金融资源,借助数字技术精准量化企业内外资金需求与融资能力,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效益,稳步实现价值创造与提升。
五是司库管理区域从国内转向全球。推动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将金融资源配置和调度的范围扩展至全球尤其是外汇管理方面,大型集团企业将持续聚焦国际发展趋势,优化外汇风险管理,并运用新兴科技建立动态的敞口管理、风险预警和管控策略。
六是司库管理工具从信息化转向数字化。基于司库管理体系的数字化升级以及业财资一体化的要求,企业司库借助数字化技术为企业集团提供统一、高效、互通的司库数字平台。
七是司库报告机制从静态转向动态。借助流程再造的方式,积极部署各类智能分析技术,以动态视角实现对资金业务的持续跟踪。
《新理财》:凭借您在司库建设、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一些探索经验,请您预测一下数智时代企业司库管理的发展趋势。
方汉林:数智时代下,企业司库管理在战略、体系、模式、业务等方面将发生重大变化,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一是以数智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战略决策。通过以金融资源集约化、数智化为核心的司库体系建设,重构资金等金融资源管理体系。并借助数据科学,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思维和方式去进行金融资源的配置,挖掘和管理企业各类资源,发挥数据价值,构建世界一流司库,支持业务经营和战略决策,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是以数智化洞察分析进行司库业务预测。司库体系建设要加强业务洞察。通过搭建司库管理数字平台,全面挖掘数据价值,对资金头寸、融资成本、利率汇率等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分析研判,及时识别风险隐患。通过开展关键业务和历史记录的大数据分析,总结资金收支波动的规律,优化资金预算管理;根据各金融机构授信额度、利率和期限,结合集团各类融资需求,优化债务融资方案;建立与业务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模型,定期评估对冲工具有效性,合理控制各类金融产品风险敞口,有效防范市场性风险。
三是以数智化业财融合进行司库数据治理。司库的分析数据应该真实反馈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这就需要司库走出管理后台,依托于财务与业务的有机融合,对资金流向、经营情况进行动态跟踪。通过业务流程再造等手段,业务部门、财务部门、IT部门协同实现资金数据、流程、系统的端到端打通,打造业财资一体化平台。以统一的数据标准、虚拟集中的数据平台,解决业务与财务之间两套口径的问题,提高运营分析效率效能,并为精细化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四是以数智化技术集群构建司库数字平台。基于司库管理体系的数字化升级以及业财资一体化的要求,企业司库借助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为企业集团提供统一、高效、互通的司库数字平台,深化业财资一体化全流程闭环管理。司库系统以自动化技术简化银行账户、资金结算、票据管理等操作类业务,释放人力;以数据分析、智能算法加强风险预测、提升决策有效性,赋能智力;以API(应用程序编辑接口)、数据库等技术形成业务、数据闭环,补充监管合规要求,实现穿透监测,减少损耗。最终实现运用数字技术,以资金集中和信息集中为重点,以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成本、防控资金风险为目标,构建智能友好、穿透可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数字平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