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理财热情“三降”背后:理财收益下降、暴雷频出、公司“闲钱”减少(上市公司理财热情“三降”背后:理财收益下降、爆雷频出、公司“闲钱”减少)
上市公司理财热情大减,根据统计, 2024年以来,A股共有453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53.1%;合计认购理财金额为1791.8亿元,同比上年同期下降62.3%;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数量也出现腰斩。对于购买数量、购买金额和购买品种“三降”,市场认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理财收益率下浮,吸引力下降;二是此前有个别机构产品暴雷,严重拖累上市公司业绩,导致上市公司更加谨慎;第三则是分红率提高之后,上市公司“闲钱”变少。
上市公司大砍投资理财幅度
4月17日,发布年报及公告称,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这一数额虽然不低,但仅是前一年度的1/3。 去年的投资上限一度达到32亿元,短短一年之后情况发生了突变。
对此,市场的普遍观点认为或和其2023年投资收益不佳有关,2023年财报显示,共投资、、等9只境内外股票,最初投资成本达27.32亿元,期间吉林敖东还加仓4.58了亿元,但报告期内亏损了7658万元,仅、、长江药业获得收益,其余则是皆绿。成为吉林敖东的第一“亏损源”,去年浮动收益为-7102万元。
这并不是孤例,2024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理财出现大幅“降温”。2024年以来,A股共有453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53.1%;合计认购理财金额为1791.8亿元,同比上年同期下降62.3%;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数量也出现腰斩,实现“三降”。
从单个上市公司认购金额上看,A股上市公司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的企业大幅减少,但是也有个别企业目前还能出手“阔绰”,不过风险偏好明显降低。
如4月18日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4月17日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同意为提高自有资金使用效率,在评估资金安全、保障资金流动性、提高资金收益率的基础上,在确保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并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最高额度为人民币6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部分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大额定期存单或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
个别理财拖累公司业绩
对于理财热情“三降”的原因,排排网财富合伙人团队负责人孙恩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实体经济爬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导致用于投资理财的闲置资金减少;其二,投资理财收益率下滑,伴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理财产品收益断崖式下降,其收益对上市公司而言吸引力下滑;其三,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其净值波动较大,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投资信心;其四,上市公司对理财市场未来信心不足,担忧投资理财会导致资金缩水。
黑崎资本首席策略官刘宇奇也给出类似观点,他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和投资规模出现显著缩减的原因相对复杂多元。一方面是理财产品收益降低的同时,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得上市公司在理财产品投资上更为谨慎。此外,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财务行为优化了指导和规范,推动上市公司扩大分红和回购比例,以提振投资者回报。另一方面是宏观环境的不确定,促使上市公司需要保持充足的现金流,专注主营业务以应对潜在风险。
而从去年上市公司的理财成绩单来看,的确存在理财不成,反而拖累业绩的情况。近日,发布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0亿元,同比下降0.61%;净利润亏损2.55亿元,同比下降897.37%。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自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购买的2亿元信托理财逾期未予兑付,公司对该笔信托理财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8亿元。
4月11日,公告称,公司2023年购买逾期未兑付的中融信托产品合计9000万元。截至持有期届满,公司尚未收到中融信托理财产品的本金及部分理财收益。
4月7日,公告,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净值变动金额为-1.2亿元(未经审计),净值变动金额(绝对值)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7.37%,同时预计将对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闲钱理财”行为,市场一直争议很大。有观点认为有些公司和行业现金流比较充裕,为提高公司的财务效率,会用闲置资金购买一些期限相对比较匹配,风险、收益相对比较平衡的理财产品,这其实是一种相对较正常的财务管理手段。
不过刘宇奇认为,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战略目标来判断。上市公司需要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是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政策方向的。同时,审慎的现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有助于确保上市财务稳健。他认为上市公司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流动性的前提下,适度减少对理财产品的依赖,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主营业务和核心能力的提升上,是一种理性的财务策略。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分析称,上市公司的募资原本是应用于主业,若大量用于投资理财产品,这不仅会给外界造成不务正业的印象,也会影响其经营稳定性及竞争力。
上市公司理财热情大减,根据同花顺统计,2024年以来,A股共有453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53.1%;合计认购理财金额为1791.8亿元,同比上年同期下降62.3%;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数量也出现腰斩。对于购买数量、购买金额和购买品种“三降”,市场认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理财收益率下浮,吸引力下降;二是此前有个别机构产品爆雷,严重拖累上市公司业绩,导致上市公司更加谨慎;第三则是分红率提高之后,上市公司“闲钱”变少。
上市公司大砍投资理财幅度
4月17日,吉林敖东发布年报及公告称,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这一数额虽然不低,但仅是前一年度的1/3。去年吉林敖东的投资上限一度达到32亿元,短短一年之后情况发生了突变。
对此,市场的普遍观点认为或和其2023年投资收益不佳有关,2023年财报显示,吉林敖东共投资辽宁成大、第一医药、南京医药等9只境内外股票,最初投资成本达27.32亿元,其间吉林敖东还加仓了4.58亿元,但报告期内亏损了7658万元,仅第一医药、绿叶制药、东阳光长江药业获得收益,其余则是皆绿。辽宁成大成为吉林敖东的第一“亏损源”,去年浮动收益为-7102万元。
这并不是孤例,2024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理财出现大幅“降温”。2024年以来,A股共有453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53.1%;合计认购理财金额为1791.8亿元,同比上年同期下降62.3%;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数量也出现腰斩,实现“三降”。
从单个上市公司认购金额上看,A股上市公司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的企业大幅减少,但是也有个别企业目前还能出手“阔绰”,不过风险偏好明显降低。
如4月18日木林森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4月17日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同意为提高自有资金使用效率,在评估资金安全、保障资金流动性、提高资金收益率的基础上,在确保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并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最高额度为人民币6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部分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大额定期存单或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
个别理财拖累公司业绩
对于理财热情“三降”的原因,排排网财富合伙人团队负责人孙恩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实体经济爬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导致用于投资理财的闲置资金减少;其二,投资理财收益率下滑,伴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断崖式下降,其收益对上市公司而言吸引力下滑;其三,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其净值波动较大,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投资信心;其四,上市公司对理财市场未来信心不足,担忧投资理财会导致资金缩水。
黑崎资本首席策略官刘宇奇也给出类似观点,他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和投资规模出现显著缩减的原因相对复杂多元。一方面是理财产品收益降低的同时,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得上市公司在理财产品投资上更为谨慎。此外,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财务行为优化了指导和规范,推动上市公司扩大分红和回购比例,以提振投资者回报。另一方面是宏观环境的不确定,促使上市公司需要保持充足的现金流,专注主营业务以应对潜在风险。
而从去年上市公司的理财成绩单来看,的确存在理财不成,反而拖累业绩的情况。近日,二六三发布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0亿元,同比下降0.61%;净利润亏损2.55亿元,同比下降897.37%。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二六三自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购买的2亿元信托理财逾期未予兑付,公司对该笔信托理财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8亿元。
4月11日,光云科技公告称,公司2023年购买逾期未兑付的中融信托产品合计9000万元。截至持有期届满,公司尚未收到中融信托理财产品的本金及部分理财收益。
4月7日,方大特钢公告,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净值变动金额为-1.2亿元(未经审计),净值变动金额(绝对值)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7.37%,同时预计将对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闲钱理财”行为,市场一直争议很大。有观点认为有些公司和行业现金流比较充裕,为提高公司的财务效率,会用闲置资金购买一些期限相对比较匹配,风险、收益相对比较平衡的理财产品,这其实是一种相对较正常的财务管理手段。
不过刘宇奇认为,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战略目标来判断。上市公司需要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是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政策方向的。同时,审慎的现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有助于确保上市公司财务稳健。他认为上市公司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流动性的前提下,适度减少对理财产品的依赖,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主营业务和核心能力的提升上,是一种理性的财务策略。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分析称,上市公司的募资原本是应用于主业,若大量用于投资理财产品,这不仅会给外界造成不务正业的印象,也会影响其经营稳定性及竞争力。
(作者:叶麦穗 编辑:方海平)
上市公司掀起“理财热”。
3月30日,佳电股份(000922.SZ)公告,拟用不超过7亿的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该金额占到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38.19%。
近一周来,包括佳电股份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其运用自有资金理财的计划。3月24日,顺丰控股(002352.SZ)更是公告运用150亿进行理财。
据第一财经统计,截至3月30日,今年来1000余家上市公司的累计理财金额超过万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87.1亿。
其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投向了流动性好、安全性高的结构性存款等产品,也有不少风险偏好较高的上市公司,则用于购买信托计划或进行证券投资。
上市公司掀起“理财热”
3月30日晚间,金陵药业(000919.SZ)公告,将使用不少于6亿的自有资金购买银行或金融机构发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金陵药业刚刚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金陵药业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4.66亿,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拿出40%以上的资金进行理财。
进一步来看,顺丰控股150亿的理财,更是将上市公司的理财需求充分体现。3月24日顺丰控股公告,在不影响正常经营及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安全资金存量高效运作,用于购买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保本类理财产品,提升资金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此次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额度为不超过人民币150亿,拟投资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保本类理财产品。
据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截至3月30日,今年来公告理财的上市公司有1010家,累计理财金额在百亿以上的有6家,在10亿以上的也有246家。统计显示,这1010家上市公司合计累计理财金额为10454.9亿。
其中,累计理财金额最大的兴瑞科技(002973.SZ)能达到1308.1亿,排名第二的江苏国泰(002091.SZ)为222.2亿,苏宁易购(002024.SZ)排在第三,为220亿。
在去年同期,可统计的进行理财的上市公司有1086家,累计理财金额为9567.8亿。也就是说,相比去年同期,上市公司用来理财的金额增加了887.1亿。
比如,江苏国泰在2019年同期的累计理财金额为112.5亿,今年则增加了近110亿,是去年的近一倍。
目前,上市公司理财主要是出于保本为目的并兼顾收益,理财产品类型包括保本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具体到产品来看,则包括结构性存款、货币基金、流动性好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逆回购、信托计划、券商收益凭证、委托贷款、私募净值产品、定期存款等。
除了购买安全性较高的金融机构产品,一些风险偏好较高的上市公司,也会尝试进行证券投资。
2月25日,上峰水泥(000672.SZ)公告,拟使用合计不超过人民币 8 亿元(含 8 亿元)的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本次证券投资的资金主要用于新股配售或者申购、证券回购、股票投资、债券投资、期货、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
3月14日宝新能源(000690.SZ)公告,拟运用不超过13亿的自有资金用于证券投资,投资范围为包括新股配售、申购、证券回购、股票、定向增发等二级市场投资,债券投资,购买基金、信托产品,新三板交易;不包含证券衍生品。
同花顺(300033.SZ)也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10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收益率大比拼
值得一提的是,保证收益的产品年化收益率通常并不高,比如某挂钩利率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1%~3.7%、招商银行挂钩黄金三层区间一个月结构性存款的年化收益率为1.5%或3.3%。民生银行挂钩利率结构性存的一款产品,年化收益率为3.6%等。
另外,在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货币基金收益率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上市公司通过货币基金理财自然也很难获得高收益。
2019年,泰和科技(300801.SZ)购买了2.12亿的货币基金,期限最长的为9个月,最短的不到2个月。到了2019年9月3日,泰和科技集中将该货币基金全部赎回,收益为40.89万。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在可统计的297只货币基金中,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是5.25%,最低的为0.34%,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2.15%,中位数是2.14%。
相比之下,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信托计划等产品,则具有较高的收益率。比如浙商金汇信托为金明精机(300281.SZ)发行的“浙金金明1号单一信托”的年化收益率为8.5%;西部信托发行的“西部金明1号单一信托”的年化收益率则达到9.5%。
“上市公司购买信托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公司和上市公司合作的也不少。信托收益率要好于银行理财,安全性也是要好于私募的。”北京一位信托业务部门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表示。
当然,并非所有的信托产品都具有如此高的收益率。比如云南信托发行的“云南信托-国泰君安天盈宝稳健1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年化收益率,则为4.8%~4.9%。
此外,投资私募基金一般也会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华升股份(600156.SH)于2月5日公告,其运用4800万购买的私募基金到期,到期收益为411.6万元,也就是说,收益率为8.58%。
资产荒再现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市场预计主要经济体未来增速预计普遍将下滑。随着各国央行接连宣布货币宽松政策来应对下行压力,全球降息潮来袭,流动性宽松或将引发资产荒。
3月30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3月30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至2.20%。数据显示,上次中标利率为2.40%。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下调后,7天期逆回购利率已创2003年1月7日以来新低。
“在流动性分布较均衡的市场中,各类机构冗余资金相对较少,在流动性分化的环境中,具有资金优势的投资机构持有大量低成本资金,由于这类机构投资风险偏好较一致,会进一步加剧‘大量资金追逐少量资产’的资产荒现象。”华西证券认为。
体现在二级市场上,就是随着无风险收益率的快速、大幅下行,各行业二级市场利差被动走阔,1月平均走阔5.9个BP、2月平均走阔13.2个BP。
另外,业内人士也认为,上市公司热衷理财而非投资再生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疫情影响下,“现金为王”便是避险之选。而流动性宽松加上资产荒的出现,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便顺理成章。
“流动性宽松和资产荒背景下,信用债的信用利差也压缩到了历史极值附近。从政策上看,降低融资成本和对冲疫情冲击的大方向不变,央行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宽松。”博时荣升稳健添利混合拟任基金经理李汉楠向第一财经表示。
统计也显示,当前货币宽松、流动性充裕,机构年初建仓配置需求旺盛,中高收益资产持续稀缺,债券收益率持续破位下行。十年期国债、国开自1月跌破 3%、3.3%以来继续下探,并且在3月9日分别跌至2.5205%、3.0271%,其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达到2002年7 月以来最低点。